南昌县立诚学校

南昌县立诚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


红眼病会传染

这些防治知识要知道!

南昌县立诚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


近期,“红眼病”来势汹汹,正值夏秋交接季节,天气炎热潮湿为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繁殖条件,“红眼病”进入集中高发时间,人群普遍易感!


“红眼病”到底是什么病?

如何防治?

超全防治攻略教你如何应对

快来学一学!







什么是红眼病




“红眼病”是急性结膜炎的通俗说法,主要由细菌、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组织炎症,是一种暴发流行的眼部传染病。根据致病原因不同,可分为急性细菌性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(病毒性)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结膜炎。

红眼病全年均可发病,多见于夏秋季,一般2周左右痊愈。

常见症状有哪些

“红眼病”起病较急,潜伏期短。多表现为结膜充血、眼睛红肿、流泪怕光、分泌物增多等,睡醒后眼睛有大量脓性或黏性分泌物,多时甚至上下眼皮粘在一起。晨间醒来,可出现睁眼困难,且有异物、奇痒或灼热感,少数还会出现头痛、发热、耳前淋巴结肿大、滤泡形成,甚至膜状物附着等伴随症状。




红眼病有什么特点?

★传染性极强

红眼病(医学名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),属于丙类传染病。是一种传染性极强、传播速度快的急性病毒性眼病,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(EV-70)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(CV-A24v)引起,腺病毒也可引起。


★人群普遍感染


多发于
秋季,人群普遍易感,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。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,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。病后免疫持久性差,康复后仍可以被不同病原体感染而再次发病,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。学校、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。

★感染招数多


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,以下几种途径也可能会导致感染:


1.
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。

2.与患者握手等身体上的接触。

3.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(如毛巾、穿过的衣服、脸盆等),患者摸过的东西(如门把手、公共汽车扶手等)。

4.接触被污染的水(如池塘水、游泳池水等)。

5.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物品

★起病急,症状明显

红眼病起病急,刺激症状重。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、眼红、眼部刺痛、畏光、眼部分泌物增多。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,很快传染到另一眼,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。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,自然病程一般为7~10天,预后良好,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。


得了红眼病怎么办?



1.出现眼红、眼痛、畏光、流泪、分泌物多等症状,及时就医。


2.治疗:

①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根据病情选择结膜囊冲洗、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,必要时全身或联合用药。

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暂缺乏特殊治疗手段,以对症治疗为主,包括应用广谱抗病毒滴眼液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炎、及时清理眼部分泌物等。

3.用药注意事项:

①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,不可自行停药。

②一只眼患病时,点眼药水头偏向患侧,避免眼药水和眼部分泌物流入健康眼导致感染。

③眼药水的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分泌物,防止病原体污染瓶口。

④点眼药水及接触眼部前后都要洗手。

⑤眼药水应专人专用,不能和家人共用。

4.保持眼部清洁卫生。勤洗手,不用手、衣袖揉眼睛;为减轻患眼不适,外出可戴墨镜,减少光、热的刺激。切记不要自行包眼或戴眼罩。

5.停戴隐形眼镜,避免眼部化妆。


6.一旦得了红眼病,及时脱离学习、工作环境,居家治疗休息,减少公共场所活动。



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红眼病?

防止传播是预防红眼病的关键,主要做到以下四点:

1.注意个人卫生

平时勤洗手,保持手的清洁,且避免在不洗手或触摸其他受污染物品的状态下用手揉或擦眼睛。

2.不共用个人物品

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脸盆、枕头、眼药水、眼镜等个人用品。

3.避免接触患病人群

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红眼病患者,不共享毛巾、化妆品、玩具等生活物品,家中进行彻底消毒,开窗通风。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、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。在红眼病高发季节,要尽量避免前往人流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,比如游泳池、游乐场等。

4.提高免疫力

加强锻炼,保证充足的睡眠,注意休息,避免用眼疲劳。保持营养均衡。

(来源网络,仅用于交流学习)